一.甲醛是什么?
1、甲醛是一种无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物质。甲醛易溶于水和乙醇,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甲醛浓度低于0.10mg/m是属于无色无味的,对人体伤害来说比较低,而高于0.10mg/m则有刺激性气味,会让人流泪。
2、甲醛存在刚装修完室内,很多污染源的污染物都在大量挥发,其中有味道的污染物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而甲醛、氨是无味但有刺激性的污染物,TVOC中有些成分是无味无刺激性,有些成分是有特殊异味或刺激性的等,而这些无味的气体也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装修后一定要进行武汉甲醛检测。
二.甲醛的危害
1、甲醛还会让人引起头晕、头痛、呕吐、胸闷等情况,如果家中有孕妇的,长期呼吸甲醛,容易引起胎儿出现畸形或者死亡。同时,会使人免疫力下降,特别是对小孩和老人、孕妇伤害更大。
2、根据《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居家内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0.08mg/m,超过0.08mg/m就超标了,主要表现为:
室内空气中达到0.1mg/m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达到12-24mg/m,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和头痛
3、随着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如幼儿园装修房、新出租房诱发白血病、学校甲醛房中毒事件、以及刚装修好的办公室甲醛超标事件等等,再加上小橡通过各大网站了解,甲醛的危害还是挺大的。同时,甲醛还被世界卫生组织上升为一类致癌物质。
4、有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接触甲醛的化工厂工人死于淋巴癌、血癌的几率远远高过其他人,而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醛,也会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三.甲醛致病原因
甲醛对皮肤和粘膜(鼻,嗓,眼膜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会阻止人体内的细胞核蛋白的合成,破坏DNA链,抑制细胞分裂及抑制细胞核和细胞浆的合成,而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福尔马林溶液(即40%的甲醛溶液)就是利用了甲醛的这种功能,有效地杀死细菌繁殖体,让标本不会腐烂 。最初表现为头痛、喉痛、眼睛刺痛,呼吸道发干、憋气恶心,脱发,容易疲劳等等。现在的家具不需要放樟脑丸防蛀的原因就是因为散发出来的游离甲醛,让蛀虫等无法生存。
所以长时间放在衣柜和床屉里的贴身内衣,一定要充分晾晒后再用,防止吸附了游离甲醛导致皮肤过敏起红疹等。
每立方米0.1毫克的甲醛浓度标准意味着什么呢?新房甲醛检测浓度达到这一标准了就安全吗?
每立方米0.1毫克的室内甲醛浓度限定值意味着:“基于目前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人一生即使都暴露在这一浓度值以下的环境中,健康也不会危害。”
也就是说,0.1毫克这一限制值,是一个对人体健康来说非常安全的限制值。
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指出的问题,就是这一标准是“基于”现有的科学认知水平。也就是说如果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未来有可能证明这一安全标准值不安全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在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专家委员会设定这一标准时,0.1毫克,是人的鼻腔、嗓子能够感觉到甲醛刺激的最低浓度,是一个比对鼻腔粘膜细胞产生毒性的阈值小一位数以上的数值,从引发上呼吸道癌症发病率的甲醛浓度值来看,0.1毫克以下的浓度,是一个可以忽略这一风险的安全范围。
这就是0.1毫克浓度值所包含的安全内容
人类开始意识到室内空气不好对身体伤害、室内空气污染还是近40年的事。
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出现“楼宇综合症”等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才意识到大楼内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媒体开始用“大楼综合症”这样的词语报道相关的问题。这也是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空气质量指南》的原因之一。
而日本,直到1981年,《读卖新闻》刊登了连载文章《可怕的气味》,社会、媒体才开始关注室内甲醛污染。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公布后10年,即1997年6月,日本厚生省才确定了室内甲醛浓度不得超过每立方米0.1毫克的限制标准。
